建筑机械化

智能建造装备专栏

  • 无人驾驶压路机施工质量智能检测技术研究

    朱敬花;邵珠枫;庄燕;

    研究了无人驾驶压路机施工场景下的道路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针对传统道路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如钻孔取芯)因效率低、破坏性强等缺点,以无人驾驶压路机施工为背景,提出基于探地雷达的智能质量过程检测技术,结合红外摄像技术构建的温度场模型揭示了环境温度、初压温度与有效压实时间的关联性,为优化施工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探地雷达在摊铺均匀性检测中的应用潜力,为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智能化、无损化的解决方案。

    2025年06期 v.46;No.437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智能建造技术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应用和探究

    司徒伊俐;

    探讨了智能建造技术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针对建筑业安全事故高发问题(尤其高处坠落占比近50%),研究基于“人、机、物、法、环”理念,结合物联网(IoT)、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关键技术,构建智能化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某高校综合楼项目实证,展示了智慧平台集成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预警功能的具体实践:包括深基坑数字化安全平台动态监测、有限空间空气质量智能监测、高大模板排架自动化监测及防高坠智能洞口装置等。应用表明,智能技术通过实时数据采集、风险预警和流程优化,显著提升了安全隐患识别与处置效率,推动安全管理由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防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2025年06期 v.46;No.437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长大隧道无轨运输自动驾驶技术研究

    彭怀炀;尚伟;

    针对隧道施工物料运输环境复杂、交通错车难、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落后、安全管理风险高等系列问题,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隧道轮式物料双头运输车设计方案,其具备定位导航、环境感知和自动决策等功能,可作为隧道施工物料智能运输的运载平台,能够实现隧道内自动驾驶往返,躲避隧道内障碍物,为实现隧道施工物料智能运输的标准化和无人化提供装备和应用基础。

    2025年06期 v.46;No.437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桥梁转体姿态监控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黄艺年;黄小跟;莫程;莫江涛;刘屿;韦丽丽;

    根据梁体梁面的监控传感器采集到的梁体倾角状态、转体球铰上的竖向荷载传感器提供的竖向荷载分布状态、撑脚竖向荷载传感器提供的撑脚应力分布状态,研究开发了一种桥梁转体姿态监控及施工控制技术。智能控制中心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控制平衡配重装置在梁面上进行运动,从而改变梁体重心位置使转体球铰发生竖向适度转动,最终达到梁体转体姿态智能控制平衡调整的目的,为转体桥梁的施工过程提供了全面的监控与分析,更大程度上辅助转体施工现场指导和决策。

    2025年06期 v.46;No.437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桥梁转体姿态监控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黄艺年;黄小跟;莫程;莫江涛;刘屿;韦丽丽;

    根据梁体梁面的监控传感器采集到的梁体倾角状态、转体球铰上的竖向荷载传感器提供的竖向荷载分布状态、撑脚竖向荷载传感器提供的撑脚应力分布状态,研究开发了一种桥梁转体姿态监控及施工控制技术。智能控制中心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控制平衡配重装置在梁面上进行运动,从而改变梁体重心位置使转体球铰发生竖向适度转动,最终达到梁体转体姿态智能控制平衡调整的目的,为转体桥梁的施工过程提供了全面的监控与分析,更大程度上辅助转体施工现场指导和决策。

    2025年06期 v.46;No.437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机器人在建筑砌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潘长治;

    围绕机器人在建筑砌体施工中的应用,分析砌块定位排布、砂浆涂抹控制、砌块叠放对齐以及接缝密封压实等关键环节的具体做法,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依托,详细分析机器人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在施工效率、精度控制、材料利用率、施工周期及能耗方面均优于传统人工方式,验证机器人技术在建筑砌体施工中的实用性与优越性,为智能建造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46;No.43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物联网的危大工程智慧监测平台研究与应用

    李进;

    以雄安新区雄东片区B单元安置房项目三标段工程实例,设计并应用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危大工程智慧监测平台。该平台通过实时监测、数据整合和智能分析,显著提高了危大工程的安全性和监管效能,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平台采用5G、AI、BIM、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对工程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并将所有设备终端安装在集装箱房中,实现项目区域共享,减少了转场时设备的安拆工作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2025年06期 v.46;No.437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塔式起重机群塔作业智能化升级及应用

    童荣钏;苏兴杰;马小平;叶紫辉;李建鹏;

    结合实际工程,对工程项目中群塔作业智能化升级及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智能建造工程装备在工程项目中的使用,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和编码器实时采集塔机高度、幅度、回转、重量等信息,以及防碰撞通信模块实现塔机群之间的实时通讯,解决了同一项目塔机和塔机碰撞问题,实现群塔防碰撞功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以便参考借鉴。

    2025年06期 v.46;No.437 39-4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数字聚焦的盾构搭载地质预报方法研究

    郑俊祥;杨艳军;平之泉;李智强;

    从盾构法隧道施工地质预报的自动测量和实时地质解译需求出发,重点从理论方法、系统研制和搭载技术等方面介绍了一种基于电流数字聚焦的盾构搭载式地质预报技术。通过comsol理论建模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罗氏线圈的电流测量技术,研究了罗氏线圈在盾构搭载条件下的性能指标,辅助实现电法地质预报在盾构上的有效搭载;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评价的实时地质预报地质评价方法,为电法地质预报的实时地质解译提供了思路。研制的电法地质预报系统在贵阳地铁3号线实地搭载取得了预期效果,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2025年06期 v.46;No.437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路基过渡段智能贴边压实技术及装备

    傅重阳;

    针对传统填筑压实路基方式易出现贴边段渗水并产生沉降的问题,介绍了贴边压实结构、贴边压实设备三重防撞体系、压实厚度监测系统及配套工装等过渡段智能压实施工所需关键工装及设备,同时结合相关工装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对路基过渡段智能贴边压实施工技术进行总结,有效保证了压实质量,减少了过渡段病害处置数量及后期成本投入,填补了现有技术空白。

    2025年06期 v.46;No.437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浅谈智能终端在工程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傅靖;

    针对传统施工设备管理模式效率低下、精度不足、成本高昂等问题,提出基于智能终端的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设备管理的智能化与数据化。研究了该终端在实时监控、故障预警、调度优化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功能特点,介绍了其在施工场景中的具体应用,如电子围栏管理、燃油监控和怠速优化等。该方案显著提升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5年06期 v.46;No.437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工程装备

  • 基于全站仪的凿岩台车车体定位技术研究

    章方泰;董克俭;

    为了提高凿岩台车车体定位精度和自动化控制水平,设计了一套基于全站仪的凿岩台车车体定位方法。通过建立双端坐标系,全站仪对台车车体六自由度的测量,利用欧式变换与旋转矩阵对凿岩台车车体姿态信息进行精确定位,结合C4D和SolidWorks等软件进行仿真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通过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公式将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参数转换成凿岩台车的本地坐标下可供机械臂调用的有效参数,为机械臂控制提供关键输入,确保钻孔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研究成果将在矿山工程、地质勘探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工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2025年06期 v.46;No.437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盾构主驱动减速器高速轴承失效分析及改进

    肖时晖;李金库;刘派;杨尚臻;李良荣;齐玲;

    针对某型盾构行星齿轮减速器因轴承失效出现的异响、抖动、卡塞等故障,通过对故障减速器进行拆解,结合微观组织检测与理化检测,分析了该盾构主驱动减速器输入端轴承失效的根本原因,同时运用有限元仿真对输入端与输出端轴承寿命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一套优化解决方案,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为工程机械领域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46;No.437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盾构滚刀异常判断方法及磨损量预测研究

    刘自明;

    基于磁场传感器检测布置在滚刀刀体上的若干磁铁产生磁场强度,实现滚刀转速的实时高精度测量;分析了磁铁布置方式和掌子面完整情况对转速测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滚刀异常诊断的判定方法;研究滚刀转速变化与磨损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滑动窗口和箱型图对转速异常数据进行清理,提出了一种滚刀转速转换磨损量的转换算法,实现滚刀磨损量的实时预测。在一个实际隧道工程进行了算法验证,结果显示,通过对滚刀转速的实际数据分析,异常判断算法实现了滚刀偏磨(含多边型磨损)的准确判断,转速磨损量转换算法实现了转换磨损量与实际磨损量趋势基本一致,误差控制在5mm以内。

    2025年06期 v.46;No.437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厦门地铁双模盾构滚刀改进及应用

    孙海波;张佳兴;张鑫宇;

    以厦门地铁3号线南延段工程上李新村站-厦门火车站区间双模盾构施工项目为依托,针对前期中微风化高强度花岗岩地层频繁出现的滚刀刀圈断裂(脱落)、崩齿、偏磨、不耐磨等异常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分析,选用梯度硬度光面刀圈,重新匹配设计刀圈刃型,改进后试用滚刀未再出现异常失效情况,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可为类似地层工况刀具设计选型提供参考借鉴。

    2025年06期 v.46;No.437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一种高处作业吊篮异形悬挂机构的研究

    崔毅;

    针对现代建筑多样化屋顶结构导致高处作业吊篮异形悬挂机构广泛应用但缺乏标准规范支撑的现状,分析了其优势(节省材料、不占屋面空间、安全性高)与劣势(安装工艺要求高、损伤建筑)。针对方案粗糙、螺栓不合规、钢丝绳张紧不当、材料质量差等问题,在假设斜拉角钢失效和小支腿仅水平固定的最不利工况下,通过力学计算校核了主要受力部件(斜拉钢丝绳、膨胀螺栓)的强度,证明在规范安装下可满足安全要求。研究揭示了斜拉角度θ、后臂长度对受力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加强措施与型式改进方向。最后,从进场验收、方案审核、安装过程检查、完工验收、使用中检查和检验检测6个环节,系统提出了异形悬挂机构吊篮的风险防范与规范化管理建议,强调全过程管控对保障安全的重要性。

    2025年06期 v.46;No.437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工程

  • 深基坑施工自动监测及工程控制

    黎艳;

    为解决深基坑施工变形的有效监测与控制问题,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深基坑项目为例,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了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等监测数据,并提出基坑支护设计优化、施工工序调整、加强监测与预警等工程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的施工安全与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46;No.437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自平衡法的灌注桩桩基设计参数反分析

    李帅;

    为解决传统灌注桩设计方法依赖经验公式和地质勘查数据导致的承载力预测不准确的问题,以安徽省H大桥工程为例,对灌注桩桩基设计参数进行反分析研究,提出基于自平衡法的桩基设计参数反算方法。通过自平衡法检测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对比实测结果与传统设计方法的差异,反算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等设计参数,以期为灌注桩桩基设计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参数确定方法。

    2025年06期 v.46;No.437 90-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既有桩基拔除对邻近地铁隧道结构影响研究

    任丰华;

    以上海地铁14号线某项目既有桥梁桩基拔除工程为研究背景,深入探讨了全回转钻机在清除深层障碍物过程中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基于拔桩期间对邻近地铁隧道结构的沉降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多次优化施工流程和工艺,总结拔桩施工对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发现拔桩结束停滞时间过长未及时回填和桩基涉及地下承压水层有突涌风险等情况,均会造成邻近地铁隧道结构产生较大变形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有效且可行的邻近地铁隧道障碍物清除管控流程,为后续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2025年06期 v.46;No.437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口径管井降水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孙超;刘鹏亮;郭阳;赵成宇;欧洋;

    为分析环形封闭大口径管井降水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效果,以益海嘉里(富裕)能源有限公司一次水厂及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为例展开相关研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计算其潜水含水层影响半径和涌水量;并且结合该计算结果确定降水井数量、降水管井埋深以及降水井间距;按照该确定结果进行环形封闭大口径管井降水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进行,并对施工结果进行分析。

    2025年06期 v.46;No.437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隧道工程

  • 盾构过矿山段平移顶升快速空推施工技术

    华天野;

    盾构法施工根据隧道设计情况常需要对盾构主机进行洞内平移顶升空推等工序使其到达吊装井,为解决传统空推流程繁琐、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对无导台矿山法施工段施工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采用近年技术成熟的轨道夹紧推进装置和新型发明专利盾体行走防滚动装置相结合的施工工法使盾构主机空推施工快速、安全、稳定,降低了施工成本并加快了施工进度。

    2025年06期 v.46;No.437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长江漫滩区盾构小间距下穿地铁运营线技术研究

    聂海峰;李龙;

    依托南京地铁11号线浦口万汇城站~临滁路站区间工程,构建了新建盾构隧道小净距下穿既有运营线路的施工全过程数值模型,着重分析了下穿工况下的地层土压力分布规律及最优支护比。基于地铁隧道下穿既有线的成功经验,总结分析了新建隧道下穿既有线隧道施工技术,重点介绍了盾构下穿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各项关键控制措施,如钢拉条加固、渣土改良、克泥效工法、既有线自动化监测和融合多源数据的数字孪生地层等手段。研究表明所采取的施工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新建线下穿施工对既有线造成的施工扰动。

    2025年06期 v.46;No.437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深埋长大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成因与防治措施

    李向阳;

    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埋长大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对有害气体监测、超前地质预报、通风与集中引排等防治措施进行了重点探讨,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要求,以期对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对人员的造成伤害。

    2025年06期 v.46;No.437 111-11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暗挖地铁隧道下穿石油管道智能监测技术

    田世川;

    针对暗挖地铁隧道下穿石油管道施工中面临的沉降、变形和泄漏风险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监测技术方法。介绍了监测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和质量控制措施,通过管道应变自动监测、隧道内可燃气体监测和地表位移GNSS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石油管道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控,该技术有效减少了人工巡检成本,提高了施工安全性,确保了石油管道的正常运行,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2025年06期 v.46;No.437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盾构掘进地表沉降预测

    刘律;章铁军;黄栋;朱敏;冯东阳;许俊为;

    针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地表沉降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的预测方法,分析了LSTM、GRU和Bi-LSTM三种时序模型在盾构地表沉降预测中的适用性。研究了实际地铁工程中的几何参数、地层参数和盾构掘进参数等多因素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构建了预测数据库。介绍了模型训练过程及评价指标,为工程沉降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2025年06期 v.46;No.437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既有运营地铁隧道管片变形分析及加固技术

    张天真;

    以郑州地铁隧道变形异常区段加固施工为例,分析了地铁隧道管片变形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加固措施,对钢环内衬加固技术、复合型材料内衬加固技术、管片注浆加固技术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类似隧道变形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年06期 v.46;No.437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台阶法的地铁隧道小导洞施工技术

    徐欣;

    以北京地铁6号线西延五标苹果园南路站为研究背景,介绍了基于台阶法的地铁隧道小导洞施工技术,详细阐述了小导洞的施工安排、马头门施工、开挖及支护方法以及预留扣拱节点的处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小导洞施工的控制要点,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25年06期 v.46;No.437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富水砂层盾构始发端头加固技术

    柳满军;

    依托项目实践案例,从富水砂层盾构始发端头加固设计参数、施工参数等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及经验总结,形成富水砂层中盾构始发端头加固技术,提高富水砂层端头加固质量,降低富水砂层盾构始发风险,为类似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2025年06期 v.46;No.437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竖井盾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关振华;刘冰洋;

    详细阐述了竖井盾构施工技术的关键步骤,从施工准备,到设备安装,再到竖井施工完成系统化的工艺流程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特点以及应用该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最后,对竖井盾构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设备性能提升、适应性增强、降低成本以及拓展应用领域等。

    2025年06期 v.46;No.437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施工技术

  • 复杂外立面混凝土结构液压爬模施工关键技术

    石健;杨德生;倪冬燕;

    聚焦于复杂外立面混凝土结构的液压爬模施工关键技术,针对上海虹口区四川北路某大型商办项目中的施工挑战进行深入研究。该项目塔楼核心筒结构变形复杂,墙体厚度随高度逐渐减小,施工难度极大。为解决这些问题,项目采用了上海建工自主研发的YAZJ-15型液压自动爬升模板系统,该系统能灵活适应核心筒在不同楼层的结构变化,确保施工的高效和安全。详细阐述了该系统在应对核心筒结构收进、直墙转斜墙及墙体收分等复杂情况下的施工方法,并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要点,该液压爬模系统成功解决了复杂外立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难题,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

    2025年06期 v.46;No.437 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矩形锚固桩机械化高效成孔施工技术

    武永珍;

    针对目前我国公路、铁路矩形锚固桩施工工艺主要以人工挖孔桩为主,存在作业人员井下有限空间作业周期长、成孔慢、护壁费用高、施工风险大等弊端,尤其是面对地质复杂的巨型堆积体施工环境,井下挖孔作业风险倍增等问题,提出了“旋挖钻+锯片铣切”矩形锚固桩高效成孔施工技术,创新性研制了“旋挖钻+锯片铣切”成套施工工装,通过旋挖钻8字施工引孔,再利用自制的锯片工装修整锚固挖孔桩(无需人工),极大地降低了工人施工劳动强度和工程成本投入,通过新建自贡至宜宾铁路、铜梁至资中(四川境)高速公路项目中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已成熟,可以在类似的工程中推广应用。

    2025年06期 v.46;No.437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预制剪力墙集中约束施工技术研究

    何先炜;吴美平;刘怡飞;

    为解决预制剪力墙作为装配式住宅核心受力构件所面临的施工质量控制难题,以江苏省南京市某装配式住宅项目为例,对集中约束施工技术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涵盖节点连接、安装定位、施工技术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装配式建筑受力构件的标准化施工及质量保障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6期 v.46;No.437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回填区域旋挖钻孔桩施工技术研究

    左潇;

    为避免高回填区域进行旋挖钻孔桩施工时发生塌孔、缩径等问题,结合实际工程,研究了高回填区域旋挖钻孔桩关键施工工艺。结合工程施工难点和重点,设计了梅花型布置间隔成孔方案,并确定桩体详细参数,选择合理的旋挖钻机进行施工,介绍了多段式成孔方式和双钢护筒结构,分析了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和应用本工艺施工的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2025年06期 v.46;No.437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强度大应变的塑性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

    刘宝永;牛文亮;

    为解决坝基渗透问题,以卢旺达那巴龙格河二号水电站项目为例,对低强度、低弹模、大应变塑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研究,提出通过优化胶凝材料、骨料比例及膨润土掺量的配比控制方案,以期为类似工程的防渗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46;No.437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温控技术研究

    曹立宝;曹立云;

    以某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对高层建筑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温控技术进行设计,以期为类似基础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和解决方案。通过混凝土热工计算、配合比设计、原料温度控制、减少四周约束、布置测温点、浇筑和养护控制等措施,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温控技术方案。实际施工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控制了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温差,在温控措施作用下,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温差均未超过15℃,可有效降低温度裂缝产生的风险。

    2025年06期 v.46;No.437 160-16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工程施工机械实训营的探索与实践

    宫石垒;丛晔;刘文华;郭志刚;王善科;赵亚童;

    根据当前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严峻形势,结合相关事故数据分析,提出了建立工程机械设备实训营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实训营的模块组成,阐明了实训涵盖内容,解读了实训营的数据分析,明确了实训营的特点及优势,分享了实训营的效果与反馈,希望为后续类似工程机械实训营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

    2025年06期 v.46;No.437 164-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路桥工程

  • 水毁桥梁拆除施工架桥机的选择与使用

    李世文;

    针对水毁桥梁拆除工程的技术复杂性与高风险性等问题,以望安高速巧马林场2#桥为研究对象,系统对比了各类拆除方案的适用性、经济型及安全性,提出采用“逆向吊装”的方法,创新采用双NF160T/40m架桥机协同作业并配合R180型运梁车的施工模式,解决了单机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研究进一步分析了T梁拆除中的失稳与坠落风险,提出分级拆除顺序、实时结构监测及临时支撑设置等控制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安全性与经济性兼顾的解决方案。

    2025年06期 v.46;No.437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聚氨酯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陈军军;

    以万华化学(四川)眉山道路三期工程聚氨酯路面施工为例,对新型环保高性能路面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以聚氨酯胶粘剂作为胶结料,完全替代沥青材料,与集料、矿粉经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固化而形成的新型聚氨酯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该技术具有常温生产、常温施工的特点,可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46;No.437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速服务区改扩建项目中预制构件垂直度控制技术

    任江平;陈家兴;于文政;马子傲;田帅;杨洋;

    针对京哈高速山海关服务区改扩建项目中预制构件垂直度控制的高要求,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垂直度控制技术方案。通过对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和安装阶段的垂直度控制进行详细研究,介绍了在各阶段应用的高精度设备与技术手段,如激光扫描、三维测量和自动化调节系统等,以确保构件在各环节中均能保持严格的垂直度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技术有效提升了构件安装精度,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为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和创新思路。

    2025年06期 v.46;No.437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