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化

工程装备

  • 门座式液压起重机的协同位置控制机制研究

    丁照龙;

    针对门座式液压起重机多自由度协同精度低与抗扰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械-液压耦合动力学模型的自适应模糊协同控制方法。研究了拉格朗日方程与液压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融合机制,构建了多自由度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DOB)实现扰动动态补偿。介绍了自适应模糊逻辑优化(AFLO)策略,用于在线调整控制参数,提升系统鲁棒性,为港口装卸等场景的智能化协同作业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2025年08期 v.46;No.43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智能化成型钢筋加工技术及发展趋势

    肖飞;纪恩龙;苏伟;

    介绍了智能化多功能钢筋弯箍机、高效切断生产线、精准焊接网生产线、箱梁环向筋智能生产线及定位网焊接系统等代表性成果,分析了其在提升加工精度、降低人工成本、减少材料浪费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并以沪渝蓉高铁等重大工程为例,验证了该技术对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全面提升作用。

    2025年08期 v.46;No.439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盾构保压系统气动控制器喷嘴挡板结构参数分析

    袁佳莹;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同时结合试验测试,研究盾构保压系统中气动控制器核心元件喷嘴挡板结构节流孔尺寸、喷嘴大小对其输出压力和线性区间的影响,获得喷嘴挡板的压力变化规律,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趋势吻合较好,为选型设计提供依据。

    2025年08期 v.46;No.439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光伏板安装机械自配平式塔臂系统

    孙松坡;李鹏举;于志杰;

    介绍光伏板安装施工的机械类型及其工作特点和塔臂系统的总体方案,阐述臂节伸缩和塔节伸缩的方法,计算配重装置的重量及其前后移动距离,阐明塔臂系统各部件的结构组成和传动方式。通过实例介绍整机参数性能,阐述整机稳定性,并给出工作状态下的地面坡度要求和抗风能力。

    2025年08期 v.46;No.439 20-2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型动臂式塔式起重机新型吊钩结构研究

    黄祖鑫;胡浪;

    针对动臂式塔机吊钩倍率切换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吊钩结构,重点阐述了吊钩结构设计思路,并对该结构倍率切换过程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该结构设计的可行性。该结构能够满足动臂塔机在立塔状态下不拆卸钢丝绳,实现切换吊钩倍率的要求,可以同时满足超高层建筑工程对大型钢结构精准安装及小型构件高效吊装的要求。

    2025年08期 v.46;No.439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机械化施工

  • 盾构辅助施工工法技术综述及应用分析

    胡琏;

    针对盾构法在复杂地下工程中的局限性,提出了多种辅助施工工法,研究了MJS全方位高压旋喷法、气压法、降低水位法、化学注浆法、深层搅拌法、SMW工法及冻结法等技术原理、特点及适用工况。介绍了各类工法的实际应用案例,通过分析不同工法的技术优势与限制,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并展望了智能化、绿色化辅助工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2025年08期 v.46;No.439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墩区上行式节段拼装架桥机原位拆除技术

    付立宏;

    针对高墩区上行式节段拼装架桥机拆除存在的设备投入高、工期长、干扰桥面系施工等技术难题,提出基于桥面后悬臂原位拆除的创新方法。通过建立架桥机后悬臂状态力学模型,验证导梁拆除后主梁后移3个节段的最不利工况下纵向抗倾覆稳定系数,通过支腿反力验算及翼缘板承载力校核证明局部与整体承载力达标,为复杂地形高墩区大型架桥机拆除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2025年08期 v.46;No.439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超高层复杂结构中的应用

    周绪波;聂明珠;宁潘;

    以某248m超高层项目应用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为对象,针对超高层复杂结构中应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存在的难点、重点进行深化分析,详细介绍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参数设计、建筑结构特殊位置脚手板布置及防护、大层高钢柱应用、卸料平台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处理措施,确保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顺利施工,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及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439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智能建造

  • 穿孔铝单板幕墙施工3D激光扫描技术应用研究

    张洋洋;王金鑫;王印同;刘超亚;袁少华;高宗辉;

    为解决传统穿孔铝单板幕墙施工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大、施工效率低、质量管控难等问题,以茂名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工程为例,对基于3D激光扫描技术的穿孔铝单板幕墙施工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引入3D激光扫描技术优化测量放线、逆向建模、误差调节等关键工序,提出基于点云数据驱动的施工工艺流程,该方法的应用显著提升施工精度与效率,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439 45-4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IM+GIS的架空输电线路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陈超;

    BIM技术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类传感器技术的集成,在电力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维各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BIM技术在架空输电线路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多维度应用的可行性,包括三维建模协同设计、四维施工进度管理、五维成本管控以及六维后期运行与维护。研究与试点项目的落地应用,表明了该技术可为电力工程行业的架空输电线路项目提供高效的数字化管理服务。

    2025年08期 v.46;No.439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连续箱梁悬臂挂篮智能化喷淋养护系统研究

    徐雷;高壮;宋锦峰;陈俊华;

    以某高速公路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工程为例,详细阐述该喷淋系统的设计理念、施工工艺以及实际应用效果。基于该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变截面连续箱梁悬臂挂篮智能化喷淋系统施工工法。通过自动化喷淋养护设备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变截面连续箱梁的精准养护,提高了养护效率,确保了养护质量。

    2025年08期 v.46;No.439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隧道工程

  • 长距离大埋深急曲率矿山巷道TBM适应性选型研究

    郭红斌;万磊;徐礼亨;陈锦;陈良武;刘哲;

    针对长距离、大埋深、急曲率矿山巷道施工中的地质和设备适应性挑战,研究了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破碎带和卤水环境中的实时监测作用,介绍了围岩支护系统对岩爆和收敛变形的防控措施。针对反坡排水难题,提出多级排水方案及耐腐蚀设备配置;针对超小转弯掘进创新采用V形推进系统和浮动式分段皮带机设计,解决了传统TBM转弯半径不足的问题,为类似矿山巷道施工提供了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439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直径给水管道短距交叉穿越地铁隧道施工技术

    邢晓东;

    为保障轨道交通运行安全,同时提高施工功效,开展给水管道与地铁隧道交叉段施工技术研究,以悦来水厂四期扩建工程DN1400给水管道涉及运营线路6号线隧道区间为例,通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拟建管道对轨道交通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与监测方案。经工程实践,施工效率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439 62-65+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良地质条件下双联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牛芃;

    在复杂地质条件背景下,为解决双联拱隧道施工中面临的围岩稳定性差、变形大以及施工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以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某公路隧道工程为例,对不良地质条件下双联拱隧道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三导洞施工工法及相关技术措施。通过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比全面开挖方式和三导洞开挖方式的围岩变形规律,三导洞工法能有效分散地层应力,减少围岩变形和松动范围,增强隧道整体稳定性。同时,针对中导洞、左右侧导洞及中隔墙施工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与处理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双联拱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439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盾构长距离下穿平房群线路优化与分析

    王栋;

    针对盾构长距离下穿平房群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与沉降控制问题,提出了通过线路优化设计结合数值模拟分析的解决方案。研究了厦门地铁6号线侨英路站-美峰站区间隧道的平面与纵断面优化方法,包括采用550m曲线半径绕避民房群及增加隧道埋深1.1~2.0m以减少基岩穿越长度。介绍了基于MIDAS GTS NX的数值模拟结果,为城市隧道设计优化与施工监测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439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TBM法矿山隧道仰拱同步施工技术与装备研制

    阳斌;郭红斌;钟庆丰;李文华;孙武刚;陈威明;

    针对TBM法矿山隧道施工中仰拱现浇与掘进工序协同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化同步施工技术,通过研发TBM拖车搭载的硐渣筛分回收系统、胶凝浆液拌合系统及多功能摊铺机械臂,实现仰拱现浇与掘进的动态匹配。研究了“掘进-筛分-浇筑”双循环机制,介绍了第一循环完成硐渣筛分与混凝土拌合、第二循环同步实施隧底清理与摊铺的工艺流程。该技术使仰拱摊铺效率提升近1倍,同时减少外部材料依赖,降低施工成本。

    2025年08期 v.46;No.439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RD法隧道二衬施工分步卸荷技术研究

    郭建光;高智鑫;王晓明;

    针对二衬施工阶段拆除临时仰拱及中隔壁时易引发拱顶、地表及管线的沉降加剧问题,提出在二衬拱墙施工时仅拆除靠近拱墙1m范围内的临时仰拱,中隔壁采用“隔一拆一”策略,待二衬结构全断面闭合且强度达标后拆除剩余支撑的方法,分阶段释放荷载。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工程案例验证,该优化方案可使地表沉降量、拱顶沉降量大幅降低,显著提升沉降控制效果。从施工工艺优化、受力体系转换协同作用等方面展开系统性研究,为同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8期 v.46;No.439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盾构壁后注浆体凝结时间对管片上浮的影响研究

    张超;胡卓凡;石志鹏;宋帮红;赵培鹏;

    针对盾构壁后注浆体无法及时约束管片引发的管片上浮问题,通过FLAC3D研究了浆体凝结时间对管片上浮量控制的影响规律,并基于超静定梁模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浆体凝结时间直接决定浆体上浮力的作用范围,浆体凝结时间越短,对控制管片上浮越有利。

    2025年08期 v.46;No.439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施工技术

  • 轨道交通联络线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研究

    支运成;

    为解决联络线区域施工因运营线路时间差异导致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加大的问题,针对联络线区域的跨线路施工与非跨线路施工,开展系统性安全隐患分析。通过梳理现有施工流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优化施工组织流程、强化管理措施、引入智慧化监控设备等改进措施,可显著降低误入带电轨行区、人电冲突等事故风险,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下降80%以上。

    2025年08期 v.46;No.439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浇混凝土防撞护栏施工优化工艺

    杨静怡;

    针对现浇混凝土防撞护栏施工过程中存在钢筋定位精度不足、假缝切割位置偏离等问题,以沈丘至卢氏高速公路为例,对现浇混凝土防撞护栏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模架设计与钢筋定位技术,确保钢筋安装精准高效,提升结构稳定性;利用装置辅助精准切割假缝,提高施工精度与效率,同时保证假缝的美观与质量。优化后的工艺在沈丘至遂平高速公路防撞护栏施工项目中得到应用,改进后的施工技术能显著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上述两项工艺对于确保护栏的结构安全、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减少返工和修复工作,为道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年08期 v.46;No.439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速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精准定位技术

    谢小峰;

    针对接触网槽道预埋定位安装施工过程中,隧道预埋槽道种类多、弧形、多种间距、位置多变等施工难点,研究了高速铁路接触网预埋槽道精准定位技术,介绍了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等,减少了返工处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相应费用,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2025年08期 v.46;No.439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流态再生混凝土在狭窄肥槽回填中的应用

    段颖钢;彭康;蔺卫卫;石璐;贺磊;

    针对基坑肥槽快速回填难题,以西安市边家村工人文化宫新建项目为依托,对高流态再生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提出在异形狭窄肥槽回填工程中运用高流态再生混凝土回填的施工方法,通过预制混凝土盖板外墙后浇带提前封闭、单侧拦截模板支设、降水井接高等施工措施,缩短了回填施工工期,提升了施工质量,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2025年08期 v.46;No.439 101-10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某学校建筑中的应用

    王海洋;董彩虹;雷莉玲;

    为满足教育建筑对施工质量、工期及环保的较高要求,以某实验中学新校区项目为实例,对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探讨了预制构件的设计与生产、现场装配施工流程、结构连接节点处理及整体性保障等内容,提出了精准吊装、双向灌浆、微膨胀高强灌浆料、声波检测与内窥技术结合等一系列措施,并分析了该技术在工程质量安全控制及经济环保方面的效益,以期为相关工程及人员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439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路桥工程

  • 钢桥面铺装复合黏结结构的性能试验研究

    王恒;毛鸣;吴九林;张祖淦;唐福祥;

    针对钢桥面铺装黏结失效导致的早期损坏问题,提出一种由环氧树脂云母氧化铁(EMIO)底漆、无溶剂环氧树脂防水层和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热熔颗粒组成的复合黏结结构。研究了该结构在不同温度下的拉拔强度、剪切强度、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以及其对沥青铺装层疲劳寿命和车辙发展的影响。试验结果可为钢桥面铺装黏结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439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区填石路基振动压实质量检测与评价研究

    李艳清;任鸿昌;刘泽;

    分析了实际工程中填石料振动压实的物理过程,研究填石料填筑过程中影响因素和填石料压实质量的检测与评价,给出了沉降差法检测基本原理及检测与评价方法,并基于填石料现场振动压实试验,提出填石料现场压实可行的碾压工艺,并通过沉降差法检测结果验证了压实工艺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对于山区大粒径填石料地基振动压实施工及碾压工艺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2025年08期 v.46;No.439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拌沥青与RAP混合多孔沥青路面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孙高阳;苏维军;邢斌;赵磊;何涛;夏征勇;

    针对传统热拌沥青(HMA)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提出将温拌沥青(WMA)与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混合应用于多孔沥青路面,研究了其力学性能。通过压实能量指数、渗透系数、间接拉伸强度和动态模量等试验,分析了HMA、WMA、HMA+RAP、WMA+RAP 4种混合料的性能差异,为道路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据。

    2025年08期 v.46;No.439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成纤维对热拌沥青性能影响的研究

    熊翔宇;邓曙晖;官敏权;张洪程;刘呈诚;喻林杰;

    研究了合成聚烯烃-玻璃纤维对热拌沥青(Hot Mix Asphalt)性能的影响。通过在其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聚烯烃-玻璃纤维,运用回弹模量、改进Lottman、水煮、动态蠕变、间接拉伸疲劳和半圆弯曲断裂试验(SCB)等试验,对改性前后沥青混合料性能展开评估;通过试验探究该复合纤维在HMA中的作用机制,确定最佳掺量,以提升综合性能(包括弹性、抗水损害、抗车辙、疲劳抗力和抗裂性),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8期 v.46;No.439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自密实橡胶混凝土工程性能的研究与分析

    邵杰;贾学军;路阳;刘汝佳;徐方芳;高正;

    针对自密实橡胶混凝土(SCRC)在工程应用中的性能需求,研究了不同橡胶掺量(0%~20%)对其自密实性能、力学性能及韧性的影响。通过坍落扩展度、L型箱试验等测试分析了自密实性能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合理控制橡胶掺量的建议,为SCRC在抗震结构及可持续建筑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8期 v.46;No.439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固化剂改良煤矸石路用性能及固化机理研究

    张洪程;肖井志;刘呈诚;喻林杰;官敏权;熊翔宇;

    针对煤矸石在道路工程应用中的问题,选用SAHP固化剂对其进行改良。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测定不同固化剂掺量下煤矸石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深入探究固化剂对煤矸石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固化机理,为煤矸石在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025年08期 v.46;No.439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纳米增强沥青黏结剂及混合料性能研究

    王晓晓;苏维军;张超;邵杰;路阳;闵俊芳;

    针对传统沥青路面在高温车辙、低温开裂和水损害等方面的不足,提出通过添加纳米黏土(OMMT)和线性SBS聚合物制备纳米增强沥青黏结剂及混合料,研究了纳米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流变特性及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介绍了试验材料、制备方法及测试结果,研究结果为纳米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025年08期 v.46;No.439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热混合沥青掺加铸造废砂的特性研究

    喻林杰;吴鹏翔;张洪程;刘呈诚;官敏权;熊翔宇;

    对铸造废砂(WFS)不当处置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道路工程对优质集料需求增长的矛盾,本研究通过试验设计、材料分析和性能测试方法,系统探究了WFS在热混合沥青(HMA)混合物中的特性影响。研究揭示了WFS与HMA成分的作用机理,为WFS在道路工程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助力资源循环与环保。

    2025年08期 v.46;No.439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种类环氧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特性评价

    张超;贾学军;王晓晓;路阳;邵杰;黄莹;

    深入探究不同种类环氧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特性。通过一系列试验,对采用不同沥青、环氧树脂、固化剂等材料制备的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水稳定性试验及疲劳试验。详细分析各项试验结果,对比不同种类环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等方面的差异,明确各因素对其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环氧沥青混合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合理应用及性能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5年08期 v.46;No.439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施工技术研究及成本对比分析

    刘亚梅;

    为克服传统改性沥青在高寒地区运用存在的问题,提高路面性能,减少后期路面维修率,以兰州新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为依托,经过大量考察调研,提出高寒地区市政道路运用高粘弹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施工方法,通过使用该方法,使得路面具有优异的弹性恢复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良好的抗低温开裂的能力,以期为相关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2025年08期 v.46;No.439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础工程

  • 岩溶地区城市基坑锚索成孔分区优化研究

    吕胜坤;王太生;廖德武;吴正超;李应平;张杰;

    基于典型工程案例分析,系统梳理不同锚索成孔机理及其技术经济性,结合场区工程地质条件与周边环境约束特征,提出空间分区分层划分方法,实现成孔工法与工程区段的精准适配。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体系在保障环境安全性的前提下,使锚索支护体系质量稳定性显著提升,为岩溶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2025年08期 v.46;No.439 157-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软土地区多节管桩脱节补救方法及结果验证

    曾凯;

    以东南沿海软土区某多层工业标准厂房中发生的管桩脱节事故为例,根据低应变及孔内成像检测法的检测成果,从地质、施工及桩身质量方面分析管桩脱节原因。比较了补桩法、高压注浆加固及灌注桩芯法加固等处理方案的优劣势,介绍了加固处理措施,并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验证加固效果,为类似地质多节管桩脱节情况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439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下连续墙端头泥浆囊封堵施工技术

    王建松;张乐;林福生;王攀;李振响;

    针对传统地下连续墙端头封堵工艺存在的施工效率低、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以华电集团华中总部研发基地项目为例,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泥浆囊封堵施工技术。该技术通过柔性泥浆囊的膨胀密封作用,很好地将槽段内外相隔离,有效解决了混凝土绕流、接缝渗漏等质量通病。与传统袋装碎石回填和接头箱工艺相比,泥浆囊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使用、施工效率高等优势,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439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长灌注桩双荷载箱法承载力检测试验研究

    施韩群;

    为解决传统静载荷试验及高应变法在超长、高承载力灌注桩检测中的局限性问题,以某大型城市综合体超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为例,对超长灌注桩承载力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双荷载箱自平衡法分段测量的解决方案。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双荷载箱自平衡法的检测结果与传统静载荷试验结果相近,且检测周期及成本更低,具备较高的性价比,可为类似超长灌注桩承载力检测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439 17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